时间:2011-07-08 13:41:27 浏览:2247
说到老爷车,喜欢汽车和对汽车文化汽车历史感兴趣的车迷朋友可能就会如数家珍地说出如宾利、奔驰、捷豹、劳斯莱斯、保时捷等等品牌老爷车。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汽车驾驶者的增多,作为汽车文化一部分的老爷车模型收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老爷车一词,最早出现在1973年英国出版的一本《名人与老爷车》的杂志上,尽管它的直译应该是“经典的古老汽车”,但由于“老爷车”这个词强烈的拟人色彩,此名称很快得到了各国汽车界人士的认可,并迅速蔓延,成为世界各地及爱好者对老式汽车的统一称谓。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国际市场上,老爷车收藏热不断升温。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出现了老爷车博物馆,其中美国雷诺市一家私人老爷车博物馆收藏着世界各国老爷车数千辆,这些老爷车造型各异、工艺精湛、古朴典雅、价值不菲。老爷车在国际市场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曾经在国外的拍卖会上,一辆产于上世纪20年代的布加迪皇室41的老爷车成交价高达2000多万英镑,上世纪40年代出厂的美式吉普车,也曾经在伦敦的一次拍卖会上卖到30多万美元。
国外很多国家早已拥有了权威的老爷车协会,有成熟的交易平台,还有专门的老爷车价值评估机构,以及专门介绍、传播老爷车知识的相关机构。老爷车在国外很多国家是合法上路的,一般两年一检测,通过这个检测就可以拿到牌照。老爷车收藏者们既可以挂上名正言顺的老爷车牌照四处溜达,也可以到专门的老爷车鉴定机构去了解任何一辆老爷车的价值和价格。
在我国,虽然老爷车收藏刚刚起步,属于初级阶段,中国能称得上“老爷车”的车型并不多,但已经拥有为数不少的老爷车迷。我省承德市的雒文有先生是我国收藏老爷车的先行者,目前他收藏了60多辆古朴典雅的老爷车,这些车都来源于国内,主要是建国初期的老车和二战期间的老车,其中包括世界上仅有的一辆10.08米的大红旗,以及国内仅存一辆的意大利迪索托。黑龙江的刘波先生也收藏颇丰,他共收藏有32辆老式汽车,不仅创办了“中国老爷车网”,还准备办一个私人老爷车博物馆。
中国老爷车迷们的无奈和尴尬不仅来自于老爷车在中西方命运上的天渊之别,也来自于其发展前景的一片暗淡与渺茫。老爷车有其特殊的“游戏规则”:每月必须找一些好的不堵车路段,车程最好在5-10公里,不能太短,不能太长地“散散步”,每年至少要有一次100-200公里的长途,让机器运动一下。车胎即使不用,也要每三年换一次,电池则要每两年半换一次,邮箱每次都要加满油以减低油箱生锈的机会。为此,国外的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在经过严格的检查后给老爷车颁发可以出去“健身”的牌照。
在西方,老爷车收藏者们既可以挂上名正言顺的老爷车牌照四处溜达,也可以到专门的老爷车鉴定机构去了解任何一辆老爷车的价值和价格。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大家还会自发地驾驶着老爷车来到某个约好的地点,相互买卖、交换各自的老爷车,出售各种老爷车的零配件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类图书、纪念品等。我国的老爷车收藏爱好者却没有那样的“特殊政策”,收藏家只能将老爷车作为一个珍爱的“玩具”,在中国汽车数量疯狂增长的今天,当交通的拥堵状况还令交通管理部门大伤脑筋的时候,给这些老爷车发放牌照似乎成为了一种奢谈。而一辆车买回来,只是放在家里当摆设,不上路去开的话,车不仅要放坏,也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与国外市场相比,我国目前的老爷车收藏处于自发状态,存在着无法上牌照、缺乏鉴定机构等问题。对于中国的“老爷车”收藏者而言,情况大抵如此,以至于在外国玩家的眼中,中国老爷车迷的藏货大多是没什么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