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全球汽车模型“中国造”

时间:2012-03-23 09:48:29 浏览:2632

董跃生先生介绍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汽车模型生产企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加上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工艺技术成熟、配套产业齐全和制作加工能力强等因素,国际汽车模型制造商大量涌入中国,纷纷到内地建厂生产。根据市场检测中心数据,2007年,我国从事玩具汽车和汽车模型的生产企业约有3000多家,主要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其中以广东省的东莞和汕头最为集中。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模型生产基地,中国生产的汽车模型约占全球销量的90%以上。其中,世界许多知名品牌车模都放在中国基地生产。

目前我国生产车模的主要厂家在珠三角地区,约有数百家之多,其中上规模的、能够生产仿真车模型的有几十家,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包括运豪集团在内只有不到10家。

珠三角作为车模生产基地,其产品主要由香港订货。这些企业多数有港资背景,主要依托香港的出口优势。

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出口地,其中汽车模型占有一定的份额。但香港自己不生产玩具,而是把珠三角当成自己的生产基地。所以在车模行业有个说法: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市场,香港是第一大供货商,珠三角则是第一生产基地。

香港运豪集团创始人谭哲豪先生说,1981年运豪创业以来,几经选址搬迁,最后在广州增城市沙庄街两面临河交通便利的地方,投入巨资自建运豪生产基地。现在,运豪已经发展成为最大的车模制造商之一,法拉利、奥迪、福特、皇冠、本田、哈里摩托车等国际汽车行业的佼佼者都是他的客户。

但出于品牌保护策略,类似美国富兰克林这样品牌的订货大多数是从国外下订单,品牌OEM厂家不能直接对国内客户销售。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一些汽车模型,有一种叫做“进口原厂”车模,其产地也是在中国。所谓“进口原厂”,是指国外汽车公司指定模型公司生产的特别版本车模,与量产版的车模有一定差别。并不是说德国原厂一定就是德国产,因为流通渠道不同、发行量限制、颜色不一样等多方面因素,便有了“进口原厂”车模一说。有的模型品牌,例如德国Schuco、美国 Highway61、德国BUB、德国NZG等,都是较为知名的模型品牌,国内很少销售类似品牌的模型,它们的产地也同样是中国,逃脱不了“Made in china”的命运。

中国是汽车模型生产大国,生产汽车模型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主要为国际知名品牌车模制造商做ODM和OEM贴牌生产,挣到的只是加工费,利润率较低,处于行业低端。甚至外销剩余产品也很少有销售自主权。

汽车模型行业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产品质量控制能力、销售渠道资源及市场推广能力,是进入壁垒的重要条件,而争取汽车厂商授权是进入的关键。

要获得汽车厂商的品牌授权。汽车厂商的条件一般都比较苛刻,对进入者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首先要求申请企业具有优良的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确保车模外观与真车完全一致,车模工艺质量非常优良,以维护汽车厂商的品牌声誉。其次,汽车厂商还要求申请企业有较好的销售渠道和产品推广能力,以确保车模在市场上有充分的销量和占有率,对汽车厂商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形成良好的助力。第三,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决定了是否能顺利通过汽车厂商的审批,还影响着后续的生产成本和质量。汽车模型要经历外观测数、结构设计、电子设计、工艺设计、模具设计、专用工装夹具设计、包装设计等多道程序,并把开发阶段的手版和样车送汽车厂商审定后才可进入批量生产。

每个汽车厂商都会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具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的车模制造商合作,给予品牌授权。但一般都限制在5~10家以内。因此,获得新的授权,一般都非常困难。现在汽车模型企业,要持续快速发展,就迫切需要在争取获得品牌授权的同时,通过自主创新、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进行产业升级。

百万城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回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快,公司想试着生产销售汽车模型。1996年,为迎接香港回归,公司开始设计红旗CA770模型。

无论是汽车模型还是火车模型,从设计到成品,一般需要一年时间,最快也要8个月,否则车模精度难保。但是红旗CA770金属模型一出来,市面上就出现了这款车1∶24的塑料拼装模型。我们马上意识到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决定只做国际知名品牌的代理。

但好日子没过多久。2001年和2002年,汽车模型市场出现混乱局面。首先是汽车公司发版权“没数”,不管什么品牌,发几个甚至十几个厂,消费者对车模生产厂家的好坏没有辨别力。例如,商场里同一款奔驰车,不同厂家生产的模型,有卖570元的,有卖175元的,绝大多数消费者不会辨别,看不清其中的名堂,哪个便宜买哪个。市场如此,好的车模厂家也只好快速抛售,昨天零售500多元,今天就300多元,今天的零售价就是昨天的批发价。

大小品牌混战后,手上有好品牌车模的收藏者就不乐意了。价格的动荡,让他们对品牌失去了信任,刚刚培养出来的品牌意识又被打消了。后来,经过调整才开始有好转。

2006年及2007年,是锌合金车模最困难的两年。2006年,几乎所有原材料成本上涨数倍;2007年人工成本及能源成本出现大幅上涨。车模生产厂商AUTOart,受到严重冲击。以该品牌生产的高档车模为例,生产车模15%~20%为原料成本,35%~40%为人力成本,10%~15%为车厂版权商标使用费,余下是能源、辅料、设备及房租成本。2007年出口退税率的下降,对该公司的利润影响也较大。在这种环境下,AUTOart的产品只有增加出口数量及单价以减少损失。

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成本上涨,以制造低档次车模的生产商成本压力更大,大批量买卖的市场(如沃尔玛)不能接受更高价格,部分生产商放弃生产投资较大比例的(如1∶12、1∶18)车模,部分转为生产较小比例投资较少(如1∶43、1∶32、1∶24)车模,以满足买家的价格要求,另一部分则被市场淘汰而倒闭。

2008年,材料及能源成本相对稳定,但人工成本仍在增加,只是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让许多工厂倒闭,各地经济亦受影响,劳动力市场多了失业人员,车模厂商用工不再困难,流失率减少,生产效率上升。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模型发展受阻,全年模型总销售额接近1000亿元,比2008年略有增长。经历了一年多金融危机,模型工业呈现新的发展特点与趋势,结构调整取得了不少成绩,模型行业发展趋势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的方面发展。伴随着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型生产向着数字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方面发展;模型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

全世界的车模制造业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即“原始设备制造” 或“贴牌生产”),为品牌商订制仿真车模,有订单才有活做,没订单就没得可做。这是大多数中国车模制造企业所处的状态。二、ODM (Original Designed Manufacturer,即“原始设计制造商”),按照运豪集团的规划,在OEM确保领先的前提下,运豪集团正在极力发展ODM。三、生产自主品牌,即OBM(Orignal Brand Manufacturer,即“原始品牌制造商”)。到了这个领域,竞争更为激烈,只有少数规模比较大的中国车模制造企业进入了这个阶段,比如运豪集团,推出了自己的OBM—“将军模型”,但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没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加之OBM的玩具车市场竞争激烈,一直很难打开局面。四、最高层次是OSM(即“原创策略生产”),进入这个领域是中国车模制造企业目前奢望的目标。

由OEM向OSM发展,是中国乃至亚洲很多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和台湾无一不经历了一个OEM-ODM- OBM-OSM的过程。随着欧美消费者对亚洲产品看法的改变,亚洲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形象不断上升,在代工国外知名汽车模型品牌的同时,国产仿真汽车模型的开发也在困境中持续发展。

国产仿真汽车模型指的是在中国境内生产的汽车(包括自行设计或引进的车型)为表现对象的仿真汽车模型。

据中国第一代车模收藏家董跃生先生介绍,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了一些国产汽车模型,如:1∶43的夏利,1∶24的捷达、解放牌面包车, 1∶18的富康轿车等。和国外的汽车模型相比,当时的国产汽车模型制作工艺太过粗糙,不太受到车模收藏爱好者的欢迎,仅仅是当时汽车厂商一般性赠送的宣传品而已。

国产汽车模型第一次上档次是一汽集团和香港开达集团共同开发的 1∶24红旗CA770高级轿车仿真模型。该款车模工艺上乘,制作精良,完全可以和世界一流的富兰克林车模一比高低。因为精致、优良的制作水平,再加上它所展现的真车是供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乘坐的,有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当时限量生产15000台,所以倍显珍贵,很受车模收藏爱好者的追捧。大家都以拥有这款车模为荣耀,但现在有编号的这款车模已经很难觅到,市面上只有少量无证书、无编号的车模出售,价格自然远逊于有证书、有编号的限量车模。

进入21世纪,国产汽车模型开始了大发展。一方面,我国汽车生产打破“老三样”的垄断,各种新车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汽车模型有了更多表现的原型;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意识到了汽车模型的宣传价值,于是国产汽车模型种类和数量开始猛增。一些大的汽车厂商走在前面,比如一汽集团,生产的汽车模型数量大、品种多,除了推出轿车模型外,还有载重车、旅行车、微型车等。

上汽集团是车模开发的后起之秀,该集团拥有帕萨特、桑塔纳 2000/3000型、普通桑塔纳、POLO、高尔夫等五大类产品,又推出了途安、依斯坦纳等仿真模型。

上海大众还成立了专门开发车模的汽车礼品公司,不但生产自己产品的模型,还为别的汽车生产厂商开发仿真模型。代表作有1∶43的帕萨特、1∶18的POLO车模等。董跃生先生指出,由于车模是真车的宣传品附带赠送用的,再加上生产数量有限,所以大多国产汽车模型在市面上很难见到,收藏起来有一定难度。车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进入我国普通家庭,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一批忠实的消费群体。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我国的汽车模型市场需求以每年17.6%的速度增加,近几年,购买人群以每年20多万的速度增长。许多高收入人群和青少年加入车模收藏行列,是推动汽车模型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2010 年,中国车模收藏爱好者估计已经达百万以上。中国是世界汽车模型生产的主要基地,这是中国汽车模型事业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纵观未来,我国必然从汽车模型生产大国变成汽车模型生产强国,进而促进我国汽车模型行业的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