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4-01 16:36:01 浏览:3038
去年,烟花五月之际,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应邀去苏州参加一个活动。到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一家汽车模型私人博物馆的开馆仪式。
就是在这个活动上,有幸认识了董跃生先生和陈继宗先生;更有幸的是,通过这两位车模收藏界的元老和新秀,第一次接触到了一个新鲜事物——汽车模型。
在得知我们写过不少财经书和商业报道后,热情的董跃生先生向我们提了一个建议:能否为中国的汽车模型行业写一本书?我应酬道:可以啊!
想不到的是,一次偶然之行,一句带有玩笑性质的应酬对答,竟然慢慢变成了现实,并最终促进了一年之后这本书的出版。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缘份。
虽然之前有过不少的写作经验,但当真正面临要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却面临着诸多难题:
难题之一,对于汽车模型这个新兴而特殊的行业,我们完全是“门外汉”,要完成这样一本相对比较专业的书,困难可想而知;更让人尴尬的是,由于之前没有对汽车模型的感性和直观的了解及认识,在写作过程中就难有高炽的激情,这将注定这本书会成为一本没有“温度”的书。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但我们显然过虑了。在此后十数次的交往、探讨中,董跃生先生用他对汽车模型行业的渊博知识和丰富经验,让我们在这片完全陌生的领域找到了切入的捷径,得以深入地了解到汽车模型的历史、文化和现状;而董跃生先生的热情,更是点燃了我们对汽车模型的兴趣,让我们去年夏天开始着手做这项工作时,能保持和那个季节一样热烈的温度。
当然,在长达一年的策划、采访、写作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像董跃生先生一样热心人的帮助和鼓励。他们是:董跃生先生的战友孟祥明、辛立成、陈浩淳;“跃纪生汽车模型大世界”的采购经理张念东,销售经理彭公起,网站经理杨小亚;车模收藏家蔡葵、侯晓明、何兆华、冯世贤、李国华、陈继宗、刘天强、白鹏、聂恒书、郑桂倩、赵小元、王玮、崔健;香港世纪龙合金模型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恩光、副总裁徐玉莲,深圳市圣然精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肖维曾,深圳市敦雅艺品公司总经理应海;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记者高健华、赵景峰,中央电视台央视网交通台邰少珍、方斌,《北京晚报》汽车版编辑熊影捷,《汽车之友》杂志总编胡岩、记者叶英,福建《人车路》杂志编辑部主任车建铃;中国收藏家协会周咏梅……。
值得一提的是,得知即将出版此书,原全国政协常委、原机械工业部部长、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名誉会长何光远先生十分高兴,几次过问此书的写作情况,提出了热情的鼓励,并题写了书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长张晓虞及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先生,非常支持汽车模型这个新兴的行为,为此书热情做序。另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展览部主任申跃生先生,更是对此书提出了深入细致的建议和意见。难得可贵的是,申跃生先生在2003年来“跃纪生汽车模型大世界”考察工作时,就提出了要把汽车模型上升到汽车文化来普及和提高。
当然,这本书的最终完成,还凝结了无数车模发烧友们的心血和智慧。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主要参考的书籍有:《迷人的仿真汽车模型》(徐宪成/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月)、《车模》(谢礼敦/编著 黄山书社 2000年12月)、《车模精品鉴赏手册》(蔡葵/撰文、石方/摄影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年5月)、《追根溯源百年汽车工业》(程国华、程盛/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9月)、《名车的历程:世界100款经典轿车鉴赏》(叶宏/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4月);参考的研究报道有:《2009年中国汽车模型行业研究报告》(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2009年2月)、《2010年中国模具产业发展新趋势解析》(罗百辉 2010年4月)。另外,我们还参考了对车模行业及车模发烧友的大量的媒体报道,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谢谢!谢谢所有人对此书的帮助,谢谢所有人对这个行业所做出的贡献!
难题之二,就是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和架构来呈现这本书?因为你的视角和架构,将直接决定你这本书的深度、厚度和价值,以及在为达到这种价值所需要积累的素材和付出的工作量的多少。
刚开始,我们考虑过一种轻松取巧的办法:就是选几款经典车模,找一些收藏名家来点评鉴赏,再配上精美的图片和相关车模的历史、文化、技术等知识,以及一些车模发烧友的有趣故事。
但我们觉得,写作这样性质的一本书,对于出版过不少书籍的我们,在职业生涯的价值累积方面而言毫无意义。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得有价值、有意义,把这本书弄成这个行业全景性、标杆性的“史记”性作品。之前,这个新兴的行业缺乏这种性质的书籍,我们不妨为它搭建一座横空出世的“丰碑”。正是在这种宏伟壮志的激励下,我们看到了本书现在这种架构。
高度决定难度!我们的“好大喜功”和“避轻就重”,让我们在实施这一“宏伟目标”的基础工作时,增添了数倍的时间、精力和工作量。
作为“史记”性作品,最怕的就是“只剩骨架,不见血肉”。为了避免干瘪、枯燥和过分理性,我们又走访和查阅了大量和车模行业及车模发烧友有关的“奇闻趣事”。我们的构想是:让创造历史的人物,来重新述说历史。于是,我们请来了汽车模型收藏界的元老人物董跃生先生,以及无数个和董跃生先生一样对这个行业投入了巨大心血、热忱、汗水和智慧的人们,通过他们的形象、视角、喉舌来总结、回顾汽车模型行业的历史,并一起展往它的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不但需要厚度和宽度,更需要有温度。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
想法虽然美好,但因为能力和学识有限,实现起来并不一定能达到完美的地步。所以,在您看到此书的时候,如果觉得有什么不足或遗漏的地方,还请您提出宝贵的意见。
在写作此书过程中,让我们感到最欣慰的改变就是:我们从一个汽车模型的“门外汉”,变成了这个行业的半个专家和半个发烧友。这本书为你和我展现了汽车模型行业的魅力所在。
为此书划上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正好是五四青年节。这预示着:和青年一样朝气蓬勃的汽车模型行业,必将迎来绚烂的夏花和沉甸的秋实!
作者
2011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