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11-30 17:13:54 浏览:2718
书柜上的车饰为居室增色不少。
福特1932年产,3型轿车。
罗尔斯·罗伊斯1911年产“银铃”。
雪弗来1960年生产的“五连霸”车。
福特1957年产“彩虹”,可折叠车棚到后尾箱。
我对于汽车模型的喜欢和收藏大概源于我的大学时代。那时到一位老师家中,看到了他收藏的精致汽车模型,这也就开启了我对于汽车模型的喜爱,直至今日。
1痴迷车模似入魔
最早收藏的那批车模也是受那位老师的影响。学着他去地摊和玩具市场淘换廉价的小型车模,每每买到喜欢的车型,常常会爱不释手地把玩好几日才肯放回到我的书桌前。渐渐我的书桌上堆满了各色的车模,以至于亲朋们误以为我家还隐藏着一位十来岁的孩童。
后来参加了工作,经济上逐渐宽裕了,也开始像那位老师一样购买比例较大的精美车模。一次和几个老同学在外做了私活赚了几千元,毫不犹豫地一次性用来买了心仪已久的车模,为此还遭到母亲的责难。那时如同着了魔一般,无论大家如何反对,我对于车模的热情始终不减。记得,一次在路上和朋友们谈得起劲了,不觉将“车模”两字删去,忘乎所以地大谈我的法拉利456、我的兰博基尼、我的保时捷911,不禁感觉路人投来异样的眼光,这才发现自己说漏了“车模”两个字。
2喜爱趋向成熟理性
后来南下广东,大量的汽车模型都留在了老家,只是挑选了几件我非常喜欢的车模带到了深圳,成为了我书房的必备之饰。而这几件最喜爱的车模,大概也是在我最狂热地迷恋车模时所购买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车模的狂热也渐渐冷却了下来。现在只是偶尔光顾一下车模店,也会偶尔买一款非常心仪的回家。这时老婆常常会很诧异地问“怎么不爱车模了”,我则诙谐地告诉她“不是不爱,而是成熟了,理性了”。也许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二十多年对于车模的喜爱与收藏,使我对于车模有着一份独特的情感。虽然表面看来没有从前那样狂热了,但其实对于它们我则更多的是从汽车文化的角度去品鉴和欣赏了。从前是只要新出的车模必定要收入囊中,否则彻夜难眠。现在则是更多地关注这款车型背后的故事和品牌文化的延展。
3寓学于乐的车模
将汽车模型作为另类的装饰摆置家中,彰显主人的独特品位,也可让人寓学于乐。比如,我会向那些对于上世纪汽车工业文明还怀有留恋的朋友推荐,产于上世纪初至中叶的轿车模型很具有观赏价值,其车型外观丰富的线条变化充分体现了工业时代鼎盛时期的价值理想与审美情趣。同时拖拉机、工程车、消防车等车型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整个车身的造型不仅表现出丰富多变的形态感,也很具有观赏价值和展示效果。
很多人对汽车模型的认识有误区,其实它们并非是儿童们把玩的小汽车玩具,而是按照既有的汽车品牌、车型、年代,依据原车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而成的。最初车模的出现是属于各大厂商、品牌的新款车型推出前的一道技术过程,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车销售时的派送品以及汽车公司的赠送礼品。而今天,汽车模型俨然成为了一种对于过往经典车型的回忆和珍藏。
4小小模型背后的故事
在收集汽车模型、了解车模的过程中,我知道了那些小小模型背后的故事,值得玩味。比如,现在世界各国均有较为专业的车模生产厂商,其中以美国和意大利生产的车模更为精致,令人咋舌的是,车模的精细程度、制作工艺和难度甚至都不亚于同品牌的汽车。美国富兰克林公司所生产的车模就是如此。这类汽车模型全是开专用模具并运用金属铸造而成,其制造的车门、发动机盖、行李箱盖等均可自由开阖,而车内的方向盘更可带动两个前轮左右转动,车身的漆面也采用真车的烤漆工艺制作,所以从整体上看这类汽车模型的仿真度非常之高。另外车模与真车的比例往往是依据车的种类而定。例如小轿车的模型比例通常有1∶24、1∶43、1∶128不等,所以车模也就有了大中小之分,这样工艺上也就有所不同,但均非常仿真精致。
又比如,其实汽车模型如同汽车一样也是一个大家族,从种类上分有小轿车类、巴士类、货车类、消防车类、工程车类、军用车类以及农用拖拉机类等。仅以小轿车为例,目前市面所能见到的汽车品牌几乎均有相应的车模,但并不是一个品牌所有的车型都能找到相应的车模,而往往是这一品牌较为经典的车型,比如罗尔斯。罗伊思公司所生产的“1911银铃”、福特公司1957年所生产的“彩虹”以及雪弗来1960年生产的“五连霸”等经典车型。◎ 同春 文/图